欢迎光临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网站!
OA系统 | 邮箱登录 | English

中文版 | English
.c_portalResSearch_total-01001 .p_searchBox .p_input
搜索

服务项目
全部分类
性能检测
国际领先的轻量化多功能材料技术团队
- 分类:无分类内容
- 发布时间:2019-04-10 00:00:00
- 访问量:0
概要:
详情
团队负责人

李光宪,四川大学教授
• 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首席科学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监事会主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委会主任、第7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材料与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战略委员。曾任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2007-2017)。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发表论文1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发表论文1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

Chul B. Park,多伦多大学教授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微孔工程材料卓越教授,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资深工业研究主席。
• 轻量化材料产业应用中心(CIAMP)和微孔材料加工实验室(MPML)的创始人和主任。
• 韩国科学技术院、美国先进科学协会、加拿大工程院资深会员。
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杂志主编。
• 轻量化材料产业应用中心(CIAMP)和微孔材料加工实验室(MPML)的创始人和主任。
• 韩国科学技术院、美国先进科学协会、加拿大工程院资深会员。
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杂志主编。

龚鹏剑,四川大学副研究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引进人才,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人才。

黄亚江,四川大学教授
四川大学博士,四川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
重点研发和产业化领域
• 生物可降解基环保新材料研究及开发
• 高强透明隔热气凝胶研究及开发
• 三维成型轻量化珠粒发泡研究及开发
• 薄壁结构件注塑发泡研究及开发
• 耐候性多功能轻量化材料研究及开发
• 多组分高分子相行为与形态控制技术研究及开发
代表性产业化成果
• 国内首创以连续性挤出发泡形式开发高性能轻质高分子材料(国际领先)




• 超级保温隔热新材料的开发
有效结合克努森效应和红外热辐射阻拦制备超级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成功的应用在石油输送管道,保障了低温下管道内石油输送。

有效结合克努森效应和红外热辐射阻拦制备超级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成功的应用在石油输送管道,保障了低温下管道内石油输送。

• 国内首个大宗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分级谱图及老化数据库、服务网站的创建
连续两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高分子材料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老化规律、分子机理、寿命预测及防治新方法、新原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研究成果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成果正在军工、国际知名企业中得到应用。

连续两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高分子材料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老化规律、分子机理、寿命预测及防治新方法、新原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研究成果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成果正在军工、国际知名企业中得到应用。

• 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功开发
利用玻纤增强技术,通过界面横晶与网络结构的协同效应来提高界面强度和应力传递效率,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产品。

利用玻纤增强技术,通过界面横晶与网络结构的协同效应来提高界面强度和应力传递效率,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产品。

项目内容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扩散系数大、密度高、绿色环保的特性,用做物理发泡剂制备轻量化高性能发泡材料。其致密的多孔结构使得材料具有极好的保温隔热、吸声降噪、缓冲减震、透波(或吸波)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包装等领域。本项目结合高分子材料发泡技术、长期老化评估技术及材料微观形貌调控技术,以轻质、功能化、环保为中心推出一系列高性能产品,引领国内轻质材料产业发展,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技术及创新
• 超高比强度:致密的泡孔结构显著提升力学性能,可提高2倍以上
• 多能量场微区调控:孔壁厚度的连续调整以及功能粒子的添加,可实现能量波的穿透与吸收
• 耐老化:建立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分级谱图,实现高分子材料老化机制的有效调控
• 致密孔结构:国际领先的超临界CO2发泡技术,通过聚集态及相行为调控多样化泡孔结构
• 超临界态相行为:调控气体扩散行为,显著改善泡孔结构,可提高孔隙率和加大泡孔致密度



• 多能量场微区调控:孔壁厚度的连续调整以及功能粒子的添加,可实现能量波的穿透与吸收
• 耐老化:建立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分级谱图,实现高分子材料老化机制的有效调控
• 致密孔结构:国际领先的超临界CO2发泡技术,通过聚集态及相行为调控多样化泡孔结构
• 超临界态相行为:调控气体扩散行为,显著改善泡孔结构,可提高孔隙率和加大泡孔致密度



市场应用
产品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的轻量化,以及需要保温隔热、吸声降噪、缓冲减震或透波吸波等功能的领域。重点集中具有极其细微泡孔结构的微纳泡孔轻量化材料。2016年,聚合物多孔发泡材料在全球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1054亿美元,而预计2021年将达到17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8.5%。如果微纳泡孔轻量化材料占1%,产值可达17亿美元。